文臣们,先为周忱嗟叹一声,接着却道:"此身问心无愧,天地皆知!"
户部……郁新!大家的眼光,不免往那郁新处飘。
郁新:"……"
郁新无奈道: “凭心而论,臣也想把这余粮纳到户部来监管。这余粮,由户部管,不也是应有之理吗?周忱确实是好官,但他巡抚地方,而手中又有这么多粮。如果后期,这种巡抚力量再度增强,就容易变成地方与中央的矛盾了。”
老朱和朱棣想了想,不得不承认,郁新的思虑是有道理的。
听到关键词“也先”,这两位明朝大帝,又回忆起了一些些自己捏紧拳头却无能为力只能无能狂怒的过往。
朱棣骂道: "当时的军屯是有多荒废?除去备操的人,连运输力量都没有了!"
郁新很失望的道: “看来摊丁入亩也是并税,说它是封建王朝的最佳选择,如此看来,还是无法根本的解决问题。难道真的只有工业化吗?"
在场的读书人都是饱学之士,已经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了,杨士奇道: “这丁,莫非是身丁钱?有田则有租,有户则有调,有身则有庸。户外复有丁。唐朝两税法把古时丁钱该缴纳的部分折算进了当时所有的正税里。可是五代又出现了新的丁钱赋税,宋沿袭之,细细算来,实乃新的负担。"
朱樉想明白了: “所以这就是合了一次,又出现了新的税;出现了新的税后再合一次,又出现了更新的税。子子孙孙无穷尽也。"
朱橚也点头: “看来那摊丁入亩之后没有新的,是因为清朝已经亡了,兔朝已经建了。”
朱棣皱眉: "难道兔朝就能逃出黄宗羲定律?"
朱棱看着那“国初杂徭亦稀”,张大了嘴巴: “太子弟弟,你打靖难,你五征漠北,你疏通大运河,你建故宫,你七下西洋,你的徭役算轻?!"
"彼其娘……"
这次,不是朱樉一个人在骂,所有人都在心中暗暗骂。“龟儿,你敢
骂你娘!”老朱喝骂。“彼其……”朱樉默默,爹兮...
“到底是为什么呢?”有皇子不解道,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徭役?打仗?也不对啊,爹和太子哪里少打仗了?"
“是不是因为土地兼并的严重?"茹瑞此时思考道, "大户人家,总会用各种方法逃避徭役,于是这些被逃掉的徭役,又要被摊派到普通百姓身上。"
“徐阶那40万,也不是凭空出现的。”郁新也道, "有一就有二,有了一个徐阶40万,难道没有30万?20万?"
“哦!”朱元璋道, “两税法是依户等纳银,依田亩纳粟。这个思路倒也不算稀奇,只是要清丈罢了。"
朱棣撇撇嘴: “看那明末还是土地兼并了,说明这种均等并不能讨到什么好。就没有什么办法,只教大户出钱,小民不必出吗?便如咱们驿站的马匹也是只教大户负责。"
郁新犹豫道: “依太子陛下所说,岂不是类似于先按摊丁入亩,把所有税折合唯一,然后规定某种标准的小民不征税,然后田亩数越大,征的越多?"
朱元璋: “那他们会千方百计的把自己变成那个不交税的贫农户口的。”
朱棣叹道: “哎!就没有什么办法,叫皇帝——户部能一口气看清所有子民家的保险柜吗?这样就不必担心他们撒谎了。"
朱元璋也愁: “我懂了,这么算下去,又是增加国家监管官吏的人数,又要扩大公务员数量。我感觉那个黄宗羲定律也完全适合政府啊。总是在不断的减少冗官-再冗官-减少-再再
再冗官。积累莫返之害。"
在场的四个士大夫:"此乃士大夫之蠢蠹也!"这话自那茹 口中脱口而出。
地主阶级,又吞并了田的杨士奇,和善于反省自己的李景隆,齐刷刷滑跪了。老朱自动忽略了李景隆。他看着杨士奇,评价道: “你到底还是选出了个周忱。只是你也革不了自己的儿子。”
这算是一众坏消息中的强心剂了吧!
如今老朱越看这摄宗好大孙,越觉得其俊眉修目,姿仪不凡。他感慨道:
“哎,我那好重孙朱瞻基,没有内阁牵制,都要和户部缠斗两年;你又要打内阁,又要打户部,还要面对全体官僚阶级和士大夫,唉,你太难了!虽千万人,你独往矣!"
"咱懂你!"
朱棣侧目,觉得自己在老爹心中的地位,岌岌可危。
不用说。
老朱朱棣令人奋笔疾书。这些东西,都是留给后代的指路明灯!
“看来,想要这个能在山陕可行
,还得把那边的银弄得多多的。”老朱说,复又在想自己那大明宝钞。
他喃喃道: "等我们有了那金山银海,以此为后盾,再发放那大明宝钞,也许,就好多了……"
聪明的明朝人,在这段话面前,齐齐缄默了。什么……,什么…,和什么?
这一次,郁新一扫之前大脑空白的耻辱,大叫着说出自己的理解:
"就是……欧洲人打架,影响了白银的流入。没错,我们银矿贫瘠,只能仰赖外国的输入。若是银少了,那么银就贵了。大家自然要把白银藏在家里面,不愿意拿出来了。这样银就更少更贵了。"
“这样,百姓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米,去得到少量的银,去支付朝廷的税政,这样他们就会活不下去,然后,他们就揭竿而起——"
“看来,仰赖外国的银,是万万不行的。"老朱吸了一口气, "银,得我们自己有!”朱棣点头,下意识道: “我们有啊?那日本布政司……”
"唉……"
一时之间,灵堂竟响起了高高低低的叹息。也许直面未来的痛苦,便在于此吧。总是要得知那并不想得知的悲伤结局。
"不对啊。”突然,老朱眉头一皱, “这是因为明初我分了官田、民田。只看民田自然是感觉加重了许许多多。"
朱棣道: “可是总体上肯定是增加了。”
朱元璋叹道: “这倒是。”
“这就相当于利滚利吧。”朱权说, "有了本钱的人,总是能用这个本钱,赚更多的钱。""……这样的话,假如我把针对大地主的税收,提高到超过他收入剩余的时候,岂不就可以抑制这种兼并了?"朱棣此时忽然道。
"?"朱权, "感觉这好像是个数学问题……"他开始蠢蠢欲动了。数学问题,他喜欢。
但朱权即将开始计算的时候,突然想到:
这东西算出来了,当头一棒,不会就敲在自己的身上吧……?啊.…这.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