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历史军事 > 恶毒女配流放后和反派夫君He了 > 第560章 首战告捷

第560章 首战告捷

    “去年国库共计收入2894万贯!”

    “其中,租庸调:粮58万石,丝:6万束……折合铜钱共计1429万贯;户税:183万六千余贯;地税……”

    被问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,昭阳半点磕巴都没打,就直接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宽敞的大殿上,只有女子清脆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昭阳郡主果然好记性!想必一定记了许久!”

    崔弘待昭阳说完,便皮笑肉不笑地说了一句。

    他的言外之意很明显:洛皇后暗中作弊,故意把考题告诉了昭阳。

    而昭阳需要做的,就是提前把答案背下来就好!

    不只是他,朝堂上的许多大臣都有这样的想法。

    洛清清……死鸭子嘴硬!

    也就这点儿耍嘴的本事了!

    昭阳看了眼洛清清,洛清清冲着她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昭阳仿佛平添了莫大的勇气,她转过头,提醒崔弘,“崔相公,请叫我郑侍中!”

    崔弘:……不过是个儿戏一般的“女侍中”,居然还被这些女人当真了。

    真是、真是不知所谓。

    “崔相公这话,是话中有话啊!”

    洛清清开口了,她瞥了眼崔弘,缓缓说道,“那本宫再问个问题,国库去年岁入58万石,此次圣人出征,动用了30万石,还剩下多少?”

    崔弘&户部尚书&诸多文臣们:……这也是问题?

    稍稍读过书,学过算数的人,都能算得出来啊。

    不过,很快,大家就明白洛清清的意思——

    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难算,58—30=28.

    洛皇后真正想问的是,既然还有28万石粮食的盈余,为何小小一个河阴县的冰灾,却无钱无粮赈济?

    问到这个问题,户部尚书就有话要说了。

    他神色已经恢复如常,双手抱着护板,沉声道,“回禀娘娘,账面上,似乎有二十八万石粮食的盈余。”

    “但,户部钱粮,绝不是简单的账目。”

    “皇后娘娘没有处理过朝政,可能不知道,每年京城的太仓,除了留足京城百姓以及京畿卫率的存量外,还要预留出调拨给诸州的平仓……”

    所谓平仓,就是地方官府建立的官仓。

    平时在粮价低廉的时候,购入大批粮食。

    粮价过高或是遇到囤积居奇的奸商,就会开仓放粮,平衡粮价。

    若是当地或是附近有了灾情,也会开仓赈济灾民。

    京城调拨给平仓的,大多是铜钱,但有时也是粮食!

    反正吧,户部尚书一通说,直接表明:去年岁入的粮食、铜钱等都花得七七八八。

    而京城太仓的粮食,决不能轻易动用。

    这是京城的根基!若是再出现之前突厥小王子围城的情况,京城上下都还指望着这个粮仓呢。

    河阴县的灾情虽然严重,但还绝对到不了动用太仓存粮的地步!

    “洛州、峡州等地呢,应该有足够的存粮把。”

    洛清清没有计较户部尚书刚才话语里的讥讽,轻声说了句。

    其实,在洛清清提到洛州、峡州等地的时候,朝堂诸公便知道,洛皇后绝对不是不知道大虞粮食储存的情况。

    因为洛州、峡州等几个州郡,便是朝廷在地方上设置的平仓。

    河阴县所在的州府也有平仓。

    但,刚才人家户部尚书也说了,那个州府的存粮被户部抽调给了秦泽煜!

    幸而,大虞朝幅员辽阔,统一南北后,治下有十几个州郡。

    而先帝设置的平仓,有八个之多!

    少了一个河阴县,还有七个平仓呢。

    总不能这些粮食,也都不能动用吧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:“不能!这几处的平仓粮也不能动用。”

    说完这句话,户部尚书觉得语气太过生硬,担心会引得洛皇后撒泼。

    他赶忙话锋一转,带着几分商量的口吻说道:

    “倒是南方的几个官仓,可以调拨一些粮食!”

    “皇后娘娘请放心,卑职已经派人去南方,定会想办法调集赈济灾民所需的粮食!”

    洛清清:……当我是三岁孩子?这么好骗?

    大虞朝八个平仓,洛清清却只提到了三个,为什么?

    还不是因为这三个地方距离京城、距离河阴县都比较近。

    救灾如救火!

    早一日,就能多救下成百上千的人。

    若是太迟,河阴县要么出现大批难民,要么就索性造反!

    虽然河阴县不大,就算真的造反,也不会危及京城,危及整个大虞朝。

    但,这是洛清清监国后,遇到的第一个灾情。

    也是她正式独立处理的第一件事。

    办砸了,还引发了叛乱,呵呵,都不用满朝文武攻讦,洛清清自己都没有脸再坐到朝堂上。

    处理朝政可以,但一定要躲在后面。

    最好是再弄个屏风!

    女人嘛,哪怕监国,也要有该有的样子!

    “这样多麻烦!何不先把洛州、峡州等处的粮食借用一些,等从南方运来的粮食,再将两处平仓补上?”

    洛清清非常好商量,此路不行,就跟臣子们商量绕个路。

    “不可!”

    户部尚书见洛清清这么好说话,居然忘了刚才自己是怎么被洛清清弄得无地自容。

    他居然又一次坚定地拒绝了!

    当然,说完这个“不”字,户部尚书赶忙解释:“皇后娘娘,臣绝不会故意否决,实在是另有内情!”

    “陛下出征,虽然带了30万石的粮草,但粮食运输过程,难免会有厌恶、意外等情况!”

    “另外,臣只是给圣人准备了十个月的用量!”

    “若前方战事不顺,作战时间延长,粮食肯定不够!”

    “圣人御驾亲征,阵前作战等事宜,臣等无能为力,但粮草,微臣必要确保!”

    户部尚书直接把艰难的选择摆在了洛清清面前——

    一边是你的丈夫,打仗需要粮食;

    另一边是你听都没听说过的河阴县,需要粮食救灾。

    军情和灾情,都很严峻。

    尊卑亲疏都摆在明面上。

    皇后娘娘,您就自己选吧。

    洛清清:……抱歉!我一个都不选!

    “五年前,先帝征讨突厥,共计消耗了多少粮食?”

    洛清清直接丢出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又傻眼了,不是在说河阴县的灾情,以及当今圣人的御驾亲征嘛,怎么又扯到先帝那儿去了?

    还有,五年前出兵的粮草消耗,我、我哪里记得?

    洛清清勾了勾唇角,露出了嘲讽的笑容,“李尚书,不记得了?是不是要回去翻看档案?”

    户部尚书的脸再次涨成猪肝色!

    他已经五十多岁了,身为一部之尚书,妥妥的朝廷重臣。

    不管是年纪,还是地位,都让他很多年没有体会过这种羞愤与憋屈!

    偏偏自己还不能反击,只能被动地挨打——他真的不记得啊!

    而作为一个户部尚书,对于自己部门的账务,居然这般不熟悉,说到底,也是一种失职。

    洛皇后虽然没有直接说他尸位素餐,但人家直接来了个“现场处刑”啊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真的恨不能立刻昏死过去,如此,就不用面对如此尴尬、难堪的局面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洛清清高坐在御座上,淡淡地瞥了眼羞愧难当、摇摇欲坠的户部尚书。

    她倒也没有赶尽杀绝,直接说道,“郑侍中,你来说!”

    昭阳握着手里的金算盘,底气愈发足了。

    首战告捷!

    第一次在朝堂上露面,就得了个满堂彩啊。

    呃,好吧,虽然满朝文武并没有一个人为她喝彩。

    然而,正是这些年纪都足以做她父亲、祖父的朝臣们的“缄默”,愈发证明了她的成功。

    她,让众人无话可说!

    “谨遵命!”

    昭阳躬身应了一声,然后认真地回答道:“五年前,先帝征讨突厥,先后动用20万兵马。”

    “耗时一年,总计消耗粮草大概有42万石。”

    昭阳对于自己算过的账目,记得非常清楚。

    洛清清虽然只问了一个粮草数量,昭阳却还是能够把其他类目的数量都说出来。

    朝堂上一片寂静。

    王、崔、郑、谢、许几位相公面沉似水,看不出喜怒。

    不过,他们仍然怀疑洛皇后在“作弊”。

    考官出题,太容易作弊了。

    她只需要提前把问题和答案告诉自己徇私的考生,让考生提前背好,就能顺利完成!

    当然,这般猜测,很容易落个“输不起”的嫌疑。

    至少以几位宰相的身份,他们不能出面质疑。

    于是,百官的队列中,便有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皇后娘娘,臣兵部侍郎拓跋勇,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昭阳郡主。”

    既然要“故意找茬”,不能只有洛清清出题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官员,也要考一考这个所谓的“郑侍中”。

    哼,一个丫头片子,吃吃茶、赏赏花,跟一众小女郎打马球、打双陆,也好过在朝堂上出风头啊。

    这里,真不是女人该来的地方!

    偏偏洛皇后狡猾,出其不意地弄了一些陈年旧账。

    而户部尚书也确实昏聩无能,居然就真的被问住了……不怕!

    不就是翻旧账,查找数据嘛,他们也会!

    洛清清眸光闪烁了一下。

    她当然知道,这是朝臣们的反击。

    不过——

    以为这样就能反过来让女侍中们出丑吗?

    不可能!

    她的女侍中们,为了抓住这一次的机会,将近一个月,每天都在跟那些资料打交道。

    不敢说倒背如流,但具体的数额,她们还是记得住的。

    当然,这是昭阳的战场,战与不战,还要看昭阳的意愿。

    昭阳高高昂着头颅,从未有过的骄傲与自信。

    她沉声道,“拓跋侍郎客气了,请教不敢,有问题但请直说!”

    拓跋勇眼里闪过一抹快意:好!这可是你自己愿意的。

    如果待会儿被老夫问住了,一时情急,再哭了鼻子,可别怪老夫!

    “刚才郡主也说了,五年前,先帝征讨突厥,相继派出了20万大军。”

    拓跋勇不但是兵部侍郎,五年前的那场大战,他就是领兵的一个将领。

    作为亲历者,拓跋勇根本不用查看资料,就能无比熟悉。

    昭阳点点头,表示自己刚才确实是这么说的。

    拓跋勇见昭阳“认账”,便继续发问,“那么,昭阳郡主可知一共有几路大军,每一路大军分别配发了多少粮草?”

    “还有后续的供给,有几次,每次又有多少?”

    昭阳:……呵呵,还以为能够问出多么困难的问题呢。

    毕竟昭阳只是算数天才,对于行军打仗,她是绝对的门外汉。

    拓跋勇问的问题,虽然略偏了些,但也都在昭阳的专业范围之内。

    昭阳没有犹豫,将自己前段时间查阅、核算的数字全都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拓跋勇:……居然分毫不差!

    这些女人,难道还真把过去几年的旧资料都背过了?

    王、崔、郑、许、谢几位相公,则淡淡地瞥了拓跋勇一眼。

    仿佛在说,你莫不是在放水?

    拓跋勇表示自己很冤枉。

    他放什么水?

    昭阳郡主虽然尊贵,背后还有个不讲理的泼妇公主娘,但他拓跋家也不怕。

    拓跋勇与昭阳也没有什么比较近的亲戚关系。

    就算是亲戚,事关他们这些大男人的尊严,拓跋勇也不会轻易放水!

    昭阳回答完毕,见拓跋勇不肯说话,知道他正憋屈着。

    昭阳似乎也跟着学坏了,竟促狭地催促道:“拓跋侍郎,怎么不说话?莫不是本官说得有什么不对?”

    拓跋勇被点名,不得不回答。

    他表情僵硬,语气别扭,瓮声瓮气地说了句,“没有!”

    朝臣们:……居然没有把女官们问住了?

    第一轮的pk,很明显是他们这一边输了呀。

    听到了身边同僚的嘁嘁喳喳,拓跋勇只觉得面子有些挂不住。

    他努力回想,试图找个女官们应该不擅长的问题。

    对!

    他刚才就是脑子发晕了,居然被洛皇后和她的女官牵着鼻子走了。

    这昭阳郡主,张嘴就能说出清楚的数字,足见她们提前研究了这些账目。

    他居然还问跟账目相关问题,这不是帮着对方“出风头”嘛。

    意识到问题,拓跋勇便会及时改正。

    他咬着后槽牙,恨恨地想:账目你们可以算!数字你们可以被!但军事呢?

    行军打仗、排兵布阵呢?

    你们估计就都是外行了吧。

    哼,这些小女郎啊,不过是读了几本书、会算几个数,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!

    而现在,拓跋勇就让这些人知道知道,朝堂大事,不只是有简单的算数,还有重要军务。

    洛清清幸亏不知道拓跋勇的心思,否则一定会暗笑不已:还真是想啥来啥,你们确定不是本宫请来的“外援”?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万相之王 刮金佛面 带着玩具出门体验 吞噬星空 普罗之主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