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历史军事 > 大明:我在明朝当县令 > 第315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

第315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

    这时候,南岸突然听到一声锣响,叶瑾抬头看去,就看到几个皂服衙役护着个身穿绿色官服、胸前缀着黄鹂补子官员从南边过来。

    这是江宁县的人到了。

    叶瑾随即朝旁边的张典吏点了点头,张典吏赶紧匆匆下楼去了。

    然后又是一声锣响,几个身穿同样皂服的衙役,也护着身穿绿色官服,胸前缀着黄鹂的张典吏,朝石拱桥方向而去。

    围观看热闹的百姓们一看官儿来了,呼啦一声散开,让出一条五尺宽的通道来。

    两县人马在通道口相遇,相互间笑语盈盈的见礼,张典吏笑着道道:“下官拜见陈赞公。”

    所谓的‘赞公’,其实就是县丞的别称。

    县丞是县令的副手,这种场合就应该由县丞先打头阵。

    但是因为上元县没有县丞,所以只能让张典吏上了。

    先天矮了半截。

    不过也相差不大。

    所以对面的陈县丞也没有怠慢,而是拱手道,“张典吏无须多礼。”

    二人就在石拱桥上假模假样的谦让几句,突然同时往中间闪身,都想乘对方不备,抢下这个第一,却险些撞在一起。

    因为石拱桥正好是两县交界的地方,又是周围制高点。

    如果谁先站到中间最高处,就算是抢夺到了先机。

    别以为张典吏平时对叶瑾很不服气,暗中也与外人勾结,试图斗倒叶瑾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他已经知道了叶瑾的真实身份,哪敢还有小动作啊。

    找死不是这么找的。

    所以现在的张典吏不但十分听话,而且还想要做出一些功绩,试图挽回一丝在叶瑾心目中的形象。

    只是二人的这一幕正好落在了290所有百姓的眼中。

    俩人狼狈不堪的模样,顿时让周围百姓偷偷嗤笑不已。

    张典吏和陈县丞也是一脸尴尬,相互笑笑道,“同去同去。”

    然后俩人同时来到了石拱桥中间站定,然后再一次相互谦让道,“陈赞公先讲。”,“张典吏先讲。”

    往复几次,但是二人又几乎同时开口道,“诸位…”,“各位..”

    周遭百姓见到这一幕,又是哄堂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果然。

   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。

    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。

    连这种小事小细节都要争斗一番,可见接下来的比试是有多么的激烈

    江宁县的陈县丞赶紧小声提醒道,“有这么多百姓看着呢,注意体统。”

    张典吏赶紧点了点头,道,“确实要注意体统,今儿个不知道有多少贵人在瞧着咱呢,这样吧,由下官先说,臣赞公您补充?!”

    陈县丞马上就不干了,赶紧道,“本官乃是一县县丞,俗话说:官大一级压死人,凭什么你先说?!”

    “下官虽然官职卑微,但又不是江宁县的官,赞公的官再大,也管不了下官吧?!”张典吏不以为然。

    陈县丞顿时被气的半死。

    不过张典吏说的是实话,他又不归江宁县管,所以别说自己这个区区县丞了,就连邓译都那他没办法。。

    所以陈县丞只好愤愤道,“见过不要脸的,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不要脸的,你讲吧,本官看你能讲出什么花出来。”

    张典吏对陈县丞的恶语相向不以为意。

    毕竟今儿个两县大比,第一场暗中交锋是自己占据上风了。

    胜利一方往往都要更大方一些。

    所以张典吏微微得意一番,这才清清嗓子,提高声调道:“各位父老乡亲,今日本官与江宁陈赞公齐聚于此,乃是为了解一桩公案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…””.”趁着张典吏换气的功夫,陈县丞见缝插针,赶紧插话道,“这桩公

    案想必诸位都已经有所耳闻了,此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,本官在这里就不唠叨了,因为事涉两县,所以应天府尹张老大人为了两县之和睦,才会提出由之前的规矩解决此次纠纷.”

    一旁的张典吏已经气的脸都绿了。

    他怎么都想不到陈县丞见缝插针的功夫会这么牛叉。

    而且对方的肺活量好像还比自己强上不少,说了这么多居然不带喘气的。

    但是张典吏这时候也已经集中全部注意力了,就等着对方换气呢。

    他就不信了,对方还能一直说下去不成

    果然,陈县丞说到这里的时候,一口气用尽,不得不顿一下。

    张典吏立马憋足了气接上道:“前因不必赘述,两县在应天府尹张老大人的见证下,约定选择文斗,各自在指定范围出题,每县一共三道题,答对题数量多者获胜,今日乃是第一场比试,先由江宁县出题,本县答题,然后由本县出题,江宁县答题,每题限时一个时辰,若是双方均不能答出正确答案,择日将进行第二场比试,由。现在双方入场签订契约书,呼..”

    张典吏一口气说完这么长一段,赶紧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。

    不过就算是大喘气的时候,他依然得意洋洋的看着陈县丞。

    甚至他还想借机挑衅几句,只是无奈现在有进气没出气,干瞪眼说不出话来,所以他只好放弃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。

    陈县丞也被气得够呛,心说‘你都抢着说了,让我说什么呀?’只好干咳一声道: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不远处。

    叶瑾见双方的废话已经说完了,所以就朝早已经等的不耐烦的朱雄英点头道,

    “去吧,不过不要意气用事,能赢就赢,赢不了没无妨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一挑眉,没好气道,“先生,弟子马上要替师出征,您不说几句吉祥话鼓励鼓励弟子,反而还拖弟子的后腿,这是什么道理呀。”

    “”滚蛋…”叶瑾没好气道,“今儿个这件事就是一个看热闹的笑话而已,只有你当真了。”

    “略略略.….”朱雄英朝他做了一个鬼脸,这才蹦蹦跳跳的下了楼。

    河对岸。

    邓译也把一个亲信叫了过来,安排接下来的比试事宜。

    两县比试,双方县令自然不会撸起袖子亲自上阵。

    只是谁都没有想到,上元县这边派出的,居然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胖孩子。

    当朱雄英雄赳赳气昂昂的来到了石拱桥上的时候,顿时引发了一片(得王赵)嘘声。

    但是朱雄英的脸皮可比一般人厚的多。

    对这些嘘声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,反而很老成的朝周围人拱了拱手,大声道,“小子乃是上元县县令叶瑾叶大人开山大弟子,今日小子替师出征,与江宁县进行比试,太,江宁县谁敢与小子一战?!”

    这番话才说出口,顿时引发秦淮河两岸所有人哄堂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秦淮河南岸。

    邓译已经开始骂娘了。

    他以为叶瑾是故意派朱雄英出战。

    因为朱雄英是谁?!可是当朝皇太孙。

    是当今圣上和皇后娘娘最宠爱的嫡长孙。

    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几十年后,大明的江山一定会落在这个小胖子的手里。

    现在替上元县出战之人竟然是大明帝国未来的继承人。。

    己方谁还敢造次啊

    就算是自己亲自撸起袖子亲自上,对上这个小胖子也不够看啊。

    所以他只能朝旁边的李景隆等人投去了求助的目光。

    李景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啊。

    他能有什么办法?!难道他的身份地位比朱雄英更牛逼

    而且他以什么身份上去

    朱雄英好歹是叶瑾的开山大弟子,他李景隆是邓译的谁

    大兄弟吗

    所以李景隆只好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了黄子澄和解缙等人。

    解缙倒是跃跃欲试423。

    黄子澄和方孝孺等几个人则是眼观鼻鼻观心。

    没法子,李景隆只好点了解缙的名,说道,“大绅贤弟,叶瑾小儿恬不知耻,派了一个乳臭..咳咳,乳臭未干的小子前来挑衅,咱们要是严阵以待岂不是中了叶瑾小儿的诡计?正好大绅贤弟是我等所有人当中年纪最小的,而且聪慧稳重,由你前往应战最合适不过了,不知道大绅贤弟可敢与之一战?!”

    李景隆还是有些本事的。

    就拿这番话来说,不但说的冠冕堂皇,让解缙没办法拒绝,而且隐隐还有激将的成分在里面,让解缙这个小年轻热血上头。

    关键是,还给解缙戴了一顶高帽子,让对方有些忘乎所以。

    这种小伎俩要是拿来对付那种有心计之人,肯定一眼就被人家给看穿了。

    但是用来煽动解缙这种小年轻,百试不爽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。

    解缙听到李景隆这番话之后,顿时昂起脑袋一脸嘚瑟道,“有何不敢?!此子伶牙俐齿,在下正好棋逢对手,诸位兄长,且看小弟如何挫一挫对岸之威风。”

    说着雄赳赳,气昂昂,就朝石拱桥方向而去。

    邓译和李景隆等人见解缙越众而出,也稍稍放松了一些。

    此时。

    宽阔的秦淮河上已经挤满了大大小小的画舫了。

    今天的比试早就传得沸沸扬扬,满城皆知。

    所以不只是两县百姓涌到了秦淮河两岸看热闹,甚至城里城外的达官贵人们也将此事当成一次不错的消遣。

    特别是那些无所事事的女眷们,更是早早的就呼朋唤友,仿佛将今天当成外出踏青最好的日子一般。

    一艘不大、但是护卫森严的画舫上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万相之王 刮金佛面 带着玩具出门体验 吞噬星空 普罗之主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